甘孜日報 2024年05月22日
◎郭瑜
千山同一月,萬戶盡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云萬里天?!肚Ы兴Ы隆肥鞘掻惣t所著,為聯(lián)合報長篇小說大獎作品。小說以主人公貞觀在臺南大家庭中的成長經(jīng)歷為主線,徐徐鋪呈了一幅幅鄉(xiāng)土、親情、民俗的瑰麗畫卷。
書中有臺南美食的質(zhì)樸之美。我想美食之所以讓人難忘,在于食材的純正與難得。貞觀吃的一種藕粉,是親戚家做的非商品,以冷開水調(diào)勻后再以滾水?dāng)嚢瑁统闪送该鞯陌导t色,如果凍一般,貞觀每次吃它,會覺得自己像在蓮花苞般清涼,外頭的夏日不足為懼。還有將山里人家新挖上市的番薯煮成清湯、節(jié)氣時家人做的冬至圓、白米團(tuán),這些簡單的吃食,蒸騰著人間的煙火氣,是食材背后人心的純樸,賦予了它們?nèi)绱嗣烂畹目诟小?/span>
臺南人生活的智慧之美在書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鎮(zhèn)上居民感冒了喝一大碗面線煮番椒;咳嗽了吃幾個炙烤后的橘子;端午節(jié)家家戶戶取出鍋盆接上“午時水”,據(jù)說此水可用來治瀉癥、肚痛;最為神奇的是,銀禧顏面長了茶杯大的疔子,貞觀外婆將蟾蜍的一葉肝貼于疔上療毒,伊(閩南語:意思是她)還秒變成“外科醫(yī)生”,用針線將蟾蜍肚子縫合,伊說蟾蜍能活,銀禧臉上的疔便會好,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相處,許多來自人的經(jīng)驗世代流傳。
布袋鎮(zhèn)雖小,但其民風(fēng)民俗的傳統(tǒng)之美,在生活的各個角落閃光。
貞觀外婆愛聽《七世夫妻》《鄭元和與李亞仙》等戲文,外公喜歡讓小輩念《勸世文》《千字文》,貞觀每讀一遍,便覺得自己再不同于前。貞觀下榻的“伸手仔”,聽起來奇怪,其實只因它的屋檐較一般大厝低矮,身量高大的男人往往伸手可及,故而得名。我兒時住的老宅有東西廂房、天井,這些沿襲的叫法,聽著分外親切。
書中字里行間,時時流淌著故鄉(xiāng)的純粹之美。“月光自頭頂灑下,沿途的街燈更是伸展無止盡……貞觀放眼前程,心中只是亮晃晃、明凈凈……再看遠(yuǎn)方、近處,各各漁家草寮掛出來的燈火,隱約銜散在涼冽的夜空?!钡搅嗣磕曛星?,五六十只漁船會滿載人,到對岸白沙地賞月。這是怎樣的一番勝景?與我最喜的張岱《湖心亭看雪》有異曲同工之妙,“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蓖沁@般簡單、純粹,只為赴一場江與月的約。
最感人的,還是書中人物做人的端正之美。一次貞觀和阿公目睹隔壁阿啟伯偷自家菜瓜,阿公立刻抓著貞觀躲了起來,不讓阿啟伯發(fā)現(xiàn)他們,更告誡貞觀絕不可對人提起,只因阿公懂得阿啟伯生活的艱難。對他人的善意,不僅是在困難時伸以援手,也是在他人不得已而為之時報以寬容。貞觀在給左鄰右里分送燜油飯時,鄰居收了飯,趕忙量了一合米,追出門來倒給貞觀。我念起奶奶當(dāng)年何嘗不是如此,親手煮了熱氣騰騰的餛飩、湯圓,總不忘端上一大碗給鄰居家品嘗,鄰居拿了吃食過來回禮,奶奶卻又過意不去,想著再拿什么還禮。人世的良善與溫情總有相通與共鳴,而歲月存下的這份敬重與感動,不覺中早已銘心刻骨。
蕭麗紅在文中寫道,“人類原有的許多高貴品質(zhì),似乎在一路的追追趕趕里遺失;追趕的什么,卻又說不上來,或者只有走得老路再去撿拾回來,人類才能在萬千生物中,又恢復(fù)為真正的尊者。”記得美學(xué)大師朱光潛在《談美》中說,之所以在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決定要與年輕人談美,因為“要洗刷人心,并非幾句道德家言所可了事,一定要從‘怡情養(yǎng)性’做起,一定要于飽食暖衣、高官厚祿等之外,別有較高尚、較純潔的企求。要求人心凈化,先要求人生美化?!?/span>
外表的美取悅于人的眼睛,內(nèi)在的美方能感染人的靈魂。在喟嘆人心不古之時,我們似乎更應(yīng)找回自己精神的源頭,于生活的美好中孕育出精神的高貴。生活從來都不乏美,它在純樸的美食里分享,在民間的智慧中閃光,在咿咿呀呀的戲文里吟唱,在禮尚往來的溫度中傳遞,在千江與千月的輝映下恒久,那些層疊交融的美,灌注著人與人之間的深情,流淌在我們民族的血液里,是有一種無以名狀的因子,這正是做中國人的雅正與貴重。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