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清资源,日韩亚州,亚洲电影av,国产一区在线播放,国产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美女诱惑动图,超高清图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雜糧面

甘孜日報    2018年12月17日

       ◎鄭建靈

       家鄉(xiāng)五蓮,相臨沂蒙山區(qū)。有民間趣語:“五蓮山頭三千三”,到底有多少座山,估計誰也沒有細數(shù)過,這只是說明五蓮是山區(qū)而已。山多,嶺橫,五蓮天然而居的地理環(huán)境,除西北方少有的平原地外,梯田占了農(nóng)田的多數(shù)。老家松柏,東方能望馬耳山,西見七連山,南環(huán)九仙山。梯田從嶺下一直摞到嶺上,遠望,形如波浪,又如壘斜的張張燒餅。

       這樣的地理條件,半腰的梯田,不能播種玉米、小麥,村人每年都是種植耐旱的作物:地瓜、谷子等等。而那些土質(zhì)少、小石頭多的山嶺薄地,村人種抗旱,不用管理的作物:葩豆、綠豆、蕎麥等等。這些作物,盡管產(chǎn)量低,但不需要多大面積,地堰邊、地瓜溝里、地頭上,都能生長。春發(fā),夏長,開花,結(jié)夾,成熟,采摘,收獲的種子,統(tǒng)稱雜糧。

       葩豆、綠豆、蕎麥在生長的過程中,不施化肥,不打農(nóng)藥,順其自然地生長,山地,沒有澇的機率,只有旱的時光。這些作物耐旱的細小根系,吸收薄地里的礦物元素,靠天生長是它們的天性,結(jié)出的種子,光滑,硬實,自古至今,享有綠色食品之美譽,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

       記得年少時,母親把雜糧與小麥摻在一起,從水里濾一次,叫撈,然后,曝曬在太陽下,干了的糧食,再在自家石磨上推成面粉,叫雜糧面。

       村人習慣過細水長流的日子,這雜糧面,就成了改善生活的調(diào)味品?,F(xiàn)在的雜糧面,你想吃多少也能買得到,當年物質(zhì)匱乏,誰家隔三差五,能吃上雜糧面的面條,那可是奢侈的生活,平日生活用雜糧面做疙瘩湯來改善。每當母親磨了雜糧面,雜糧面條的味道就會繚繞心頭,聞到雜糧面那股鮮鮮的香味,牽動得饑腸轆轆。自有了記憶,就有了母親推磨、蘿面、和面、搟面的身影。當年,母親做的雜糧面條的味道又在唇齒間縈繞。

       實際上,這雜糧面,如果你沒有親自動手和過面,真的不知道如何能和好。凡是雜糧,淀粉含量極少,沒有面筋,與小麥按一定比例摻在一起,借助小麥的淀粉,才能和成脆、黏的面團。為做到和雜糧面不粘手,和面時必須做到三凈,手凈,盆凈,水凈。前兩個凈很容易理解,后一個為什么要水凈?就用很少的水來和面,和多少面,只加一定數(shù)量的水。先用手把面拌成碎塊狀,再用手揉面,直到把面揉到光滑為止。揉面,可是力氣活,也是技術(shù)活。母親和的面向來都是以硬實出名的,俗話說 “軟面水餃,硬面湯”,不論是雜糧面,還是白面,和的面越硬,做出來的面條越筋道,有嚼頭。

      母親和好面后,再放置一會,這叫醒面。等面醒好了,就可以在面板上搟面條。母親用手把面壓成一個面餅,雙手按下?lián){面杖,先在面板上搟成一個圓餅,然后,用搟面杖卷起圓餅,均勻用力,向前推壓,松手,再推壓,松手,反反復復,按順時針或者逆時針,一遍一遍搟動,雙手不停地放開,收起,面團越搟越大,越搟越圓,越搟越薄。搟到一定薄度,停止搟動,再放置,這叫涼面。搟面的過程,最消耗體力,既便是冬天,母親往往累得也是滿頭大汗,夏天,更甭提了。

      涼好了面,最后一步工序,就是折疊成約6公分寬的長條,再用刀切成真正的“面條”。隨著刀在面板上均勻地響起,又落下,母親做的雜糧面條就搟好了。那個年代,并沒有多少油煮面條,母親把鐵勺里倒上少許花生油,放在明火上加熱,油開后,再放上早已切好的蔥花與鹽,滿屋氤氳蔥花油的香。鍋里的水沸騰了,母親把雜糧面條放到滾水里,雜糧面條沉下,浮起,上下跳躍,滾動,最后全部浮起,就煮熟了。小心翼翼舀到盆里,放入香菜,倒上蔥花油,一頓鮮美的雜糧面,美美的味道。

      如今的雜糧面條,我也時常吃,但是,不是手搟的,是機器壓的那種。機器代替了人工,省時,省力,但是,每次吃雜糧面條,都吃不出當年母親搟的雜糧面的味道。當年的母親,為一家人的生計,飲盡辛酸。而懵懂的我們,哪能識得生活的五味雜陳。母親弓腰搟面的身影又在眼前晃動,是那么清晰,只是,與母親已經(jīng)陰陽相隔25年,今生與母親只有夢中相見了,心緒不禁久久回放。


  • 上一篇:云隨雁字長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