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清资源,日韩亚州,亚洲电影av,国产一区在线播放,国产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美女诱惑动图,超高清图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 >> 文化 >> 康巴人文 >> 瀏覽文章

中橋儲蓄所(現(xiàn)老碼頭火鍋對門)

甘孜日報    2018年08月10日

      ◎荊林鋼

      中橋儲蓄所是康定縣支行下屬的服務網點。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康定縣支行是唯一的金融單位,是人民銀行的分支機構,農村信用社也歸其管理。

      那時經濟不發(fā)達,百姓收入低,生活困難,儲蓄需求相對較低,康定城最早最有名的就是中橋儲蓄所了。一個穿逗屋架的二層小樓,樓下就是儲蓄所,一進門一個木制高柜把房間分成了柜臺外一個不足兩米寬的接待區(qū)和柜臺內的工作區(qū)。工作區(qū)內除了桌凳外,最醒目的有兩樣設備:一個是直徑一米左右可轉動的多層木架();一個是各崗位之間上空牽拉的鐵絲,木架上按規(guī)定的索引方式整齊的放置著客戶的賬頁。儲戶一到,工作人員就轉動木架找到相應的賬頁,記錄好存()款賬務,然后再將賬頁放回原處,以備下次查找,記好帳后就是清點票面,填寫存折。第一位工作人員清點完后用已串在上空鐵絲上的鐵夾子將錢和相關單據夾住,隨著金屬間磨擦的一聲長響,錢和單據傳到下一個工作人員,再經相關核實交于儲戶,整個存()款過程完成。儲蓄所內撥打算盤的‘嗶啪’聲、木架轉動的‘吱嘎’聲和傳送鐵絲上的‘唰嗞’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沒有防彈玻璃阻隔,沒有保安人員巡視,工作人員和顧客神情自若,一片和諧的圖景。雖然設備簡陋,但完成每筆業(yè)務的時間好像比現(xiàn)在快很多。

      八十年代初,縣支行更名為縣農業(yè)銀行,中橋儲蓄所成為全州業(yè)務量排頭的窗口,在全省農行系統(tǒng)也小有名氣。‘九五’洪災時,中橋儲蓄所面臨洪水的包圍,行人無法靠近,所內大量的客戶資料隨時有被洪水席卷的危險。救災指揮部安排一輛軍用卡車拉上工作人員,從大禮堂廣場出發(fā),試圖靠近,但在人民橋頭被沖翻。隨后,武警戰(zhàn)士又組織力量,護送銀行工作人員強行涉水進入儲蓄所,搶救了全部客戶資料,保證了國家和儲戶的資金安全。

    ‘九五’洪災后,中橋東橋頭片區(qū)全面拆除改造,中橋儲蓄所原址被拓寬的街道占用。在改造方案設計時,把下游建筑二層(后來有名的水井茶坊)全部安排給農業(yè)銀行,出發(fā)點就是想保住‘中橋儲蓄所’這塊金字招牌。

      話題到這里,就講講那時的儲蓄吧。七、八十年代,儲蓄是唯一的理財方式,其實大家根本沒有“理財”的概念,只是覺得把錢放在銀行安全而且有利息,雖然每家的收入并不多,但大人們也會把精打細算結余出來少量的錢存入銀行。那時我家三兄妹和母親,每月就靠父親從關外寄來的六十元錢生活,逢年過節(jié)還得給遠在山東農村的爺爺、外婆寄上十元、二十元的。就是這樣,母親也會擠出五元、十元存入銀行,以備不時之需。八O年,我去重慶讀書,母親從中橋儲蓄所取出二百元給我?guī)?,說是整學期的生活費、來回路費及學費、添置生活用具、文具的全部費用,厚厚的一垛(最大的票面是十元),真是一筆巨款啊。當時,哪家要是有幾千上萬元的存款,無疑就是巨富了。改革開放初期,在政府的號召下大家的奮斗目標就是成為“萬元戶”,當時康定民間盛傳的“X三萬”、“X一萬”、“X八千”也就寥寥數人,全城都知道。

      改革開放后,康定也與其它地方一樣迅猛發(fā)展,人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銀行服務方式、理財手段也在不斷完善、提高,人們與銀行的關系日趨緊密多樣??刀ㄒ蚕群笥辛私ㄐ?、農發(fā)行、郵政銀行、工行、樂山銀行、各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促進康定經濟更加繁榮。

      順便聊一段笑話,八十年代未、九十年代初,計算機全面進入金融領域,各崗位普遍使用電腦,一位康定阿婆曾跟我聊到:銀行的娃娃些才安逸哦,一人一個電視機,上班都在看……


  • 上一篇:甘孜州紅色文化所凝聚的崇高革命精神
  • 下一篇:一路梔子花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