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清资源,日韩亚州,亚洲电影av,国产一区在线播放,国产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美女诱惑动图,超高清图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新聞 >> 聚焦甘孜 >> 瀏覽文章

從仰望星空開始的人生之旅

《甘孜日報》    2014年09月08日

——專訪全國知名催眠學者、心理專家格桑澤仁


正在做心理學講座的格桑澤仁。

微笑的格桑澤仁。

  ■ 記者 楊珂 文/圖
  星星的引領
  在青藏高原有一種花,叫做格桑花,花瓣只有簡單的幾片,這種花沒有一點香味,不嬌不艷,卻生長在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格桑澤仁的成長經(jīng)歷和這種花一樣,頑強、簡單而美麗。格桑澤仁是四川大學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主任,現(xiàn)在的工作成績對于格桑來說來之不易,從家鄉(xiāng)巴塘的一個小山村到縣城做教師,到成都研究心理學,再到現(xiàn)在成為知名的催眠學者、心理專家,格桑澤仁經(jīng)歷了很多坎坷。
  在見格桑澤仁之前記者做了細致準備,所以見到他時有一份熟悉感,而這份熟悉感并不是因為翻閱了大量關于他的材料,而是因為的確認識他。和格桑澤仁的第一次會面,只是一次巧合,那是在叔叔家的一次飯局上,幾位叔叔的朋友也有列席。還記得當時叔叔介紹格桑澤仁為“阿寶叔叔”,于是記者乖巧地記下了叔叔的朋友叫“阿寶”。見到格桑澤仁時記者很詫異,原來記下的“阿寶叔叔”就是鼎鼎大名的催眠學者、心理專家,于是本身就對他迷一樣的成長經(jīng)歷特別感興許的記者,更想了解這位眼前的“阿寶叔叔”了。
  格桑澤仁的老家在巴塘縣一個邊遠的小山村,從巴塘縣出發(fā)需要翻過七座山頭,走七天七夜才能到達。就是這樣一個山里娃,憑著一股子好強勁,走出了自己的人生。小時候的格桑澤仁家特別窮,在他小學4年級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母親又不懂漢語,一個人拉扯著7個兄弟姐妹。這個家里的7個孩子一起用稚嫩的雙肩扛起家的重擔,只為減輕母親的負擔。當時家里5個男孩都會做家務,而兩個女孩也和男孩一樣可以做苦力,個個都特別能干。作為最小的老七,年幼的格桑澤仁和哥哥姐姐一樣很懂事,除了每天干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上山砍柴、打麥子、做飯、放牛以外,小小年紀的他學著哥哥姐姐開始打工,用當時的話說就是掙工分。那時的錢很不好掙,干一天的苦力,只能掙到一分錢,特別特別的辛苦。
  每天一個鍋圈子或者一個窩窩頭配上一點巴塘特有的醋青椒就是格桑澤仁一天的口糧,那時的生活雖然很清貧,卻也簡單,格桑澤仁覺得很快樂,因為他認為祖輩們都是這樣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的生活本就應該是這樣的。直到他慢慢長大,一種不安定的元素在心里漸漸萌芽,他自己都搞不清楚是什么東西讓他開始漸漸討厭這樣的生活。格桑澤仁的心里有了所謂的夢想,他覺得當一個軍人挺好的,于是他會用一些廢紙折成一頂軍帽帶起來,在當時覺得自己就是軍人了,特別地拉風。那時的格桑澤仁晚上只要一閑下來就會爬到屋頂上躺著看天空的星星,剛開始只是數(shù)星星玩,打發(fā)無聊的時光,慢慢地他開始學著認星星,認星座,直到有天他將天空中肉眼能看見的所有星星認了個遍后,他又開始覺得無聊了,于是開始思索一個問題:“這滿天星空的背后有什么?是什么?”
  可以這樣說,格桑澤仁的人生就是從數(shù)星星開始的。從提出“星星背后有什么”的問題開始,格桑澤仁每次看見星星都會對自己提出很多疑問,有一段時間,他開始不敢看星星,越看越害怕,越看越覺得自己渺小。這以后格桑澤仁發(fā)現(xiàn)自己成了一個“問題小孩”,看見別人轉經(jīng),他會問自己,這些人難道不用做事不用吃飯嗎?看見水,他會想人為什么不能生活在水里?看見魚,他會想魚是不是也和人一樣睡覺,在水底有沒有它們的床……就這樣從小時候開始,格桑澤仁的內心一直沒有放棄過探索。
  問題提得越來越多,格桑澤仁越來越困惑,當時的他明白只有學習才能讓自己走出困惑,才能獲得自己需要的知識。于是格桑澤仁下定決心要讀書,為了每學期5毛錢的學費,格桑澤仁吃盡了苦頭,每到假期他就要想盡辦法去掙學費而不讓自己在下一個學期輟學。高中畢業(yè)時,格桑澤仁考出了很好的成績,可以上中央民族大學的藏文管理系??墒菍τ诋敃r的格桑澤仁來講,位于成都的西南民族大學就是最好的學校,因為他唯一聽說過的大學就是這所學校。高中畢業(yè)時選擇什么學校格桑澤仁一片茫然,最后他沒有選擇西南民族大學,而是選擇了姑咱衛(wèi)校去學習醫(yī)學,原因很簡單,就是要完成父親去世前“家中一定要有一個學醫(yī)的人”的遺愿,而且自己對大學、大專、中專沒有任何概念。只覺得完成了父親的遺愿,脫離了農村,有了穩(wěn)定的飯碗,一切都是那么順理成章。
  在衛(wèi)校的日子里,格桑澤仁剛開始還很“安分”,可是簡單而反復的中專生活,讓他的心在還不到一個學期的時間里又開始蠢蠢欲動。格桑澤仁想回到高中重新考大學,但是他的家庭情況不允許他再來一次。從這以后他就過上了“不安分的生活”,用格桑澤仁自己的話來講就是“第一次發(fā)自內心的不安分和沖動”,格桑澤仁認為自己還有更高的平臺為什么沒有去。衛(wèi)校畢業(yè)后,由于成績優(yōu)秀他被學校留下當老師,“不安分”因素讓格桑澤仁成為了大忙人,他開始學習木匠活,釘皮鞋,做裁縫,學漆匠,學根雕,學篆刻,那個時代能學的藝術活他都學過了。當時他學的其中一門技術讓身邊所有的人都瞠目結舌,那就是美容。當時做美容的本來很少,而且格桑澤仁作為一名康巴漢子學習美容,身邊自然有很多人開始說他的閑話。格桑澤仁是一個認死理的人,只要他認為是正確的事,不管遇到任何困難也不會放棄。格桑澤仁不但在北京專業(yè)學習了美容,還在當時申請開美容院不被批準的情況下,以皮膚專科門診為幌子,悄悄干起了美容的行當,成為了甘孜州第一個做美容院的人。當時格桑澤仁做的最好的美容活就是“紋眉”,而且研究出了“點射紋眉”的方法,給顧客紋出的眉毛逼真,秀美。“點射紋眉”到現(xiàn)在為止在香港還很流行,可以說是一套非常了得的技術活。格桑澤仁說,如果他繼續(xù)做美容一定會是中國頂尖的美容師,因為他賦予了美容以生命在里面,為了把美容做好,他還專門去學習了繪畫,研究顏色的搭配。格桑澤仁是一個很可愛的父親,為了讓女兒穿得暖和,他還學會了織毛衣,那時他總喜歡將自己的拆掉給女兒織成毛衣,他知道穿過的毛線織出來的比新線更暖和。
  死亡的啟示
  就這樣幾年的時間過去了,格桑澤仁發(fā)現(xiàn)自己并沒有完成父親的遺愿,父親的遺愿是希望有一個孩子當醫(yī)生,格桑澤仁雖然學了醫(yī),可是卻成為了衛(wèi)校的一名老師。格桑澤仁覺得自己丟失了自我,他開始尋找生命存在的意義。格桑澤仁經(jīng)歷過四次死亡。第一次是病倒昏迷不醒,第二次是與同伴深夜去原始森林捉鴿子,山洞中的鴿子蜂擁而出,將格桑澤仁推下了懸崖;第三次是在一個深夜,格桑澤仁在全速奔跑時不小心把自己彈下了懸崖,直接落在下面十五米距離的鐵絲網(wǎng)上,滿頭滿臉都是血;第四次格桑澤仁去山里摘野果,從大石頭上滾下去,摔得不省人事,被一個放牧的小朋友給背了回來。四次的死亡經(jīng)歷給格桑澤仁帶來了極大的生命啟示。2001年,格桑澤仁開始對自己進行身份的重新定位。他運用自我催眠把自己臨終之前的畫面描繪出來,然后為自己寫了一個悼詞——這就是我終生的身份定位:我為什么來到這個世界上?格桑澤仁說:“那一天,我放下了一切,我開始思考,我這一輩子可以做什么?我喜歡做什么?什么事情可以讓我幸福?什么事情讓我終生無憾?什么事情最適合我?什么事情需要我耗盡一生的精力去付出?什么事情可以讓我放下一切去達成?當我把這些都寫下來的時候,我哭了。我寫下的是我生命的最終目標,能不能成功無所謂,我就是要讓自己相信這件事情會在我的生命中出現(xiàn),不管經(jīng)歷什么樣的磨難,我都要去做,這就是信念。2001年的那一天,我為自己寫下了悼詞,它讓我當下流淚。這么多年過去了,當我想到我在悼詞里寫下的話,依然還會流淚,那是多透徹的感受,這就叫幸福。與其說,那篇悼詞是我當時的身份定位,不如說我一直就是在走向現(xiàn)在的目標,而我在自我催眠中所寫下的悼詞則讓我更加肯定了我以前的經(jīng)驗與積累,都是為了走向這個終極的目標。”
  正如格桑澤仁自己所說的一樣,他就是那么做了。不久后他獲得到華西醫(yī)科大學進修的機會,到了大城市的他,那顆本就不安分的心更加狂野了。那年31歲的他帶著三種簡歷共108份來到成都,走進108家醫(yī)院一一投遞簡歷,他相信總有一家會選擇他?;侍觳回撚行娜耍还灿?0多家醫(yī)院選擇了他??墒蔷驮谑盏较矆蠛螅裆扇视肿龀隽艘粋€驚人的決定,他一家醫(yī)院也沒有選擇,而是留在華西醫(yī)科大學做了一名生態(tài)實驗室的管理員并參與了實驗室的建造,格桑澤仁之前學過的一些技能全部用上了,刷漆、木工、設計等等,十五天的時間里他讓所有的人對他刮目相看。對他來講幫助最大的莫過于做美容師時,學過的繪畫,當時實驗室主要用于組織胚胎學的教學,組織胚胎學需要大量的顯微鏡掛圖,當時學校大量缺乏掛圖,也請過很多藝術家來畫,可是都不盡人意。美術家畫出了藝術的形態(tài),但都是模仿別人畫出來的,沒有生命感,于是格桑澤仁自己偷偷地畫了兩幅,拿出來給大家看,所有人都特別滿意。在一次次的自我展示成功后,格桑澤仁成為了學校的一名正式的實驗室管理員。此時的格桑澤仁對自己的成就并不滿意。看著別人都可以登上講臺授課,最差的也是助教,于是他又開始思索自己還可以做什么?還能干出點什么?他必須要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在做實驗室管理員期間,有一位研究生導師找到格桑澤仁,要求他考研究生,被格桑澤仁婉言謝絕了,他明白自己沒有那么多時間讀書深造,也不愿意成為書本的俘虜。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一次學校舉辦演講比賽,格桑澤仁作為一名實驗室管理員,根本沒資格參加比賽??粗踬?、復賽一場場結束,格桑澤仁只有羨慕的份兒。就在半決賽的那一天,一位參加比賽的老師由于塞車來晚了,在等他來參加比賽的間隙,冷場了40分鐘,格桑澤仁在這個時候毛遂自薦請求評委給他5分鐘的時間講講,熱鬧一下氣氛。當時所有的評委都特別驚訝,但還是給了他機會,與其說是給機會,還不如說是要看格桑澤仁如何出丑。當時一位評委讓格桑澤仁講一段解剖學的內容,解破學是整個體系里最難的,也是最復雜的學科。讓所有評委沒想到的是格桑澤仁想都沒想,開口就講,5分鐘過去了,10分鐘過去了,格桑澤仁還在講,沒有一名評委有要打斷他的意思,反而還叫他繼續(xù)講下去,就這樣格桑澤仁從半決賽直接進入了決賽,在決賽中還拿到了第二名的成績。這一講可就一發(fā)不可收拾,格桑澤仁走上講臺成為了一名真正的講師,這也成為了他真正接觸心理學的根源。一次一位心理學的講師生病,非要格桑澤仁幫忙去代課,當時格桑澤仁也有看過很多心理學的書籍,代課不成問題。這一去格桑澤仁講課的風格大受學生的歡迎,從那以后這位心理學講師的課沒有學生去聽了,格桑澤仁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一位心理學講師,從此格桑澤仁走上了心理學的道路,并慢慢成為一位著名的睡眠學者、心理專家。
  蒼鷹的感召
  老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它一生的年齡可達七十歲。但要活那么長的壽命,它在四十歲時,必須做出困難卻重要的決定!當老鷹活到四十歲時,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地抓住獵物。它的啄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變得十分沉重,因為它的羽毛長得又濃又厚,使得飛翔十分吃力!這時的它只有兩種選擇:要么等死;要么歷經(jīng)一個十分痛苦的蛻變過程,經(jīng)歷一百五十天漫長的重生。在蛻變的過程中,它必須很努力地飛到山頂, 在懸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得飛翔。老鷹首先用它的喙擊打巖石,直到血肉模糊,讓喙完全脫落。然后靜靜地等候新的喙長出來,再用新長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的拔出來。當新的指甲長出來后,再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五個月以后,新的羽毛長出來,老鷹才能再次翱翔。在采訪格桑澤仁時,他給我講了一個《鷹重生》的故事,這個故事一直激勵著他成長。對于格桑澤仁來講,創(chuàng)立自己的催眠體系——得覺催眠,何嘗不是鷹之重生,鳳凰涅槃呢?
  格桑澤仁是如何開發(fā)自己的潛能的呢?他的信念是什么呢?很多的疑問在記者的心里衍生??稍诟裆扇实氖澜缋镞@一切似乎都來得順其自然,面對一切他是那樣地淡定與坦然。格桑澤仁說:“在我們的生命中,有時候我們必須做出困難的決定,開始一個更新的過程。我們必須把舊的習慣,舊的束縛拋棄,才能使我們可以重新飛翔。只要我們愿意放下舊的包袱,愿意學習新的事物,我們就有機會發(fā)揮我們的潛能,開創(chuàng)另一個嶄新的未來。我要蛻變!人的生命,如奔騰的激流,如傲雪的臘梅,渴望春天和光明,能夠抗衡風雪和苦難,很多生命在抗衡中才能顯示出堅韌和高貴。也許我們抗衡的過程就是逐漸蛻變的過程吧!人生就像激流,不遇著暗礁,難以激起美麗的波浪,只有經(jīng)歷蛻變,才能展現(xiàn)更優(yōu)秀的自己。蛻變是人生前進的一個過程,雖然很多時間我們往往習慣生活于一個固定的模式,但是我們的生活并不允許一直如此的一成不變。在漫長的人生歲月中,我們是選擇逃避,聽之任之還是勇敢的學著去改變自己?如果你不想就此墮落,就必須蛻變,給自己一次新的生命!”
  談及“得覺催眠”,格桑澤仁很自豪。格桑澤仁說:“當我剛從藏區(qū)來成都的那一年,我已經(jīng)三十一歲了。在這一年最關鍵的一件事情就是,當我感到?jīng)]有信心的時候,骨子里就涌現(xiàn)一股動力——我必須要擺脫我現(xiàn)在的狀態(tài)!那種狀態(tài)不叫痛苦,而是堅信自己不僅僅只是這個樣子。我們老家的老人常常對我說,你這個小娃娃,從小就可以扮演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角色。現(xiàn)在回想起來其實這些都屬于正面催眠,我小時候就會。潛能開發(fā)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自信,并且不斷地去實踐、探索,一個人只要有勇氣多在不同的領域里面去體驗,就可以開發(fā)出不同的潛能。你看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的碰撞不就出現(xiàn)了珠穆拉瑪峰嗎?我的潛能開發(fā)可能也就是兩大板塊碰撞的結果。”
  格桑澤仁認為催眠來源于人類古老原始的信念,因為當時人們對自然界不了解,從而產(chǎn)生恐懼,比如打雷閃電時,人們會害怕,為了應對恐懼人們開始尋找一些治療方法,于是產(chǎn)生雷公電母的說法,這種說法被稱為神話。遠古的人類其實就是用神話來催眠自己,讓自己的內心平靜。而遠古時代的男女祭師們,就是當年部落中的催眠師與治療師,這種人擁有自我催眠的原始本能。他們很容易進入催眠狀態(tài),從現(xiàn)代醫(yī)學角度來講,就是這種人比較敏感,所以他們很容易進入到大自然界或者與人類潛意識相關的信息空間里采集信息,當他們把這種信息視覺化、聽覺化、情景化、感覺化,然后用舞蹈、隱喻故事、圖像等方式詮釋給部落中的其他人們聽時,人們的心就獲得了平靜??梢赃@樣說,無論是遠古還是在現(xiàn)代,我們無時無刻不生活在各種各樣的催眠中,我們被神話所催眠、被文化所催眠、被廣告所催眠、被電影電視所催眠,所以催眠并不是一個讓人睡著的過程,而是一個喚醒的過程,讓人能得到清醒的覺知?,F(xiàn)代催眠師的真正的使命是喚醒人們潛在的能力,獲得心理與身體的平衡,讓人們在喜悅來臨的時候不癲狂,在悲傷來臨的時候不沉淪。
  心靈的種子
  作為一名現(xiàn)代催眠師和心理治療師,格桑澤仁是如何尋找到兩種身份的平衡點的呢?格桑澤仁說:“這個時代的心理治療師與催眠師所要扮演的角色就是精神的引導者與心靈的扶持者,所以催眠師的個人素質非常重要,催眠師自我催眠的體驗功底也非常重要。也就是說催眠師需要先走過自己的自我成長之路,本身必須要是一個良好的修心者。催眠師首先不能是一個非常功利的人,不能是一個‘小我’的人,因為‘小我’的人將會產(chǎn)生‘小我’的自戀投射,這種投射會對來訪者產(chǎn)生誤導。但同時擁有‘大我’并不是要你扮演一個類似救世主的角色,如果一個人把自己當成救世主的時候,那這個人就太過于自我了。因此,建立催眠師大格局的第一步是入選的人必須是受過系統(tǒng)正規(guī)訓練的,必須是品德好的人。當我教授催眠培訓的時候,他們都要簽協(xié)議,都要宣誓與承諾,每個人都必須要有良好的心態(tài)和自我成長的覺察。首先要做的事情是先要讓自己快樂,自己身邊的家人快樂,然后再去照顧、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我不主張一開始就幫助人,原因就是你必須先進行自我成長,而且愿意改變和愿意付出。催眠不是幫助,是正確的引導,不是改變,是去喚醒每一個人。所以說,我的‘得覺催眠’的使命是先引導出一批高素質的催眠師們出來,先喚醒一批有潛力的催眠師。”
  當一個人成功后,總會站在風口浪尖,在格桑澤仁成功創(chuàng)建“得覺催眠”體系初期時同樣遭受到很多非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司馬南先生(注:中國反偽科學斗士)將格桑澤仁的“得覺催眠”評論為“催眠巫術”。面對這樣的誤解,格桑澤仁很坦然也很大度,他說:“司馬南先生的理性精神讓他點評出這樣的評語是非常正常的。但理性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我們光講理性,就沒有所謂的體驗了。如果我們光講體驗,那么理性又認知不到。只有當理性與體驗互為依托的時候,智慧才能真正的呈現(xiàn)出來。對于司馬南先生來說,只有當他真真切切地了解‘得覺催眠’在做什么的時候,他就會明白原來是這樣的。催眠不是變魔術,并不需要解密,關鍵在催眠師此時此刻能真真切切地給人帶來什么?很多時候,科學解釋了很多現(xiàn)象,但同時也有現(xiàn)階段的科學所解釋不了的現(xiàn)象。人們首先要意識到,當科學無法解釋的時候,事情還是依然發(fā)生著。所以有些時候其實是事情發(fā)生在前面,科學在后面的。我只想告訴大家,有的事情從遠古到當下一直都存在而且一直發(fā)生著,科學做的事情是一直在尋找真相,而尋找的過程永遠是發(fā)生在事情的后面。如果當人類沒有辦法用現(xiàn)代理性語言來詮釋某些事情的時候,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要把事情絕對化,當你絕對理性化的時候,人類拓展未知的可能性就被摧毀掉了。”
  在采訪接近尾聲時,格桑澤仁說:“在生命遭遇那樣危機的時刻,人根本來不及想什么,身體就直接可以在潛意識的調動下采取自救行動,并且這樣的自救行動在平時看起來幾乎是不可思議的事情。許多人都把生命中的災難與突發(fā)事件當成是負面能量,而忘記了有多大的負面能量就有多大的正面能量,那些因為災難而一蹶不振的幸存者,是因為他們忘記了他們所擁有的最大的正面能量——那就是你還活著。有些人之所以不能把生命的磨難轉化成智慧與喜悅,就是因為他的內在對話系統(tǒng)出了問題,而我教的‘得覺催眠’、催眠理論所傳播的心理面對技巧,就是把痛苦、災難的負面能量作為營養(yǎng)和土壤,然后將正面的、新生的種子埋下去。生命就是這樣,存在著傷痛。人生不需要去斬除傷痛,而是帶著傷痛往前走,而你要學習去找到生命的安全感,去面對這份傷痛。最后我最想說的是療愈、喚醒東方人的心靈,仍然需要東方的文化傳承。 ”
  記者感言:很榮幸,在為格桑澤仁做專訪前,聽到了一場他的心理學講座,并有幸成為他的助教。再親身體驗過后,記者體會到很多東西,也放下了很多東西。最大的人生感悟用格桑澤仁的原話來講就是“什么是人生?左腳放下右腳才能前行!人生中要學會放下,只有懂得自己生命中不需要什么,而不是需要什么時,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格桑澤仁的開導讓人釋然,格桑澤仁的睿智讓人感嘆!如今這個時代越來越多飽含睿智的人出現(xiàn),他們的外表很平凡,而且平易近人,將格桑澤仁的故事用文字記錄下來,不是在書寫一段傳奇,而是在記錄人躍升的過程,也許這一切都得益于生命對他們的挑戰(zhàn),或許得益于他們所承受過的痛苦。
  • 上一篇:裴宏波的《山居圖》走進瑞典
  • 下一篇:我州8月CPI小幅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