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曉河
作家劉恒,素以蘸水筆寫作,在文壇堪稱獨一無二。他說,用蘸水筆寫作,在紙上總有一種“刻”的感覺,很舒服,文思也順暢。
刻,鏤也。雕刻,用刀子挖,如刻本、刻石、刻字、刻板等等。形容程度極深:深刻、刻意、刻骨與刻苦等等??梢韵胍姡?ldquo;刻”,那是一種極度的認真,一字一句,精雕細刻;那是一種深刻的浸潤,物我兩忘,心地澄然;那是一種不輟的執(zhí)著,工整嚴謹,巧奪天工;那是一種實在的成熟,成竹在胸,行云流水。
汪曾祺先生的作品不是很多,但很優(yōu)美,獨具特色,令人愛不釋手。到2009年底,先生離世十二年后,他的作品已達到四十一種五十冊。曾有人好心地希望他能寫些“大作品”,汪曾祺心平氣和地解釋道:“我知道,即使我有那么多時間,我也寫不出多少作品,這是我的氣質(zhì)所決定的。我永遠只是一個小品作家。找準位置,刻心而為,既不跟風寫應景文章,也不貪大求洋趕數(shù)量,也就有了真的輝煌。”看來,刻,是境界的定位,是追求的恪守。
人生求刻,意境要好,功夫要老到,不能信手涂鴉,不能浮皮潦草,不能偷工減料,不能粗制濫造。不然,稍一疏忽,意境全無。信手拈來,在于用心不分,乃凝于神;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在于熟知肌理,小心翼翼。尋常功夫不尋常,奧妙無他,就是精益求精。
刻,還是一種沉醉沉酣。哲人說:“偉大的事業(yè)根源于堅韌不斷的工作,以全部精神去從事,不避艱苦。”作家于生活,就要“深深地彎下腰去”,以寬廣的胸懷滋養(yǎng)靈魂、體貼生活,才有深刻的感受力,才有生活底蘊,才有血性文章。戲曲家就要如醉如癡,如裴艷玲說的“戲是我的天、戲是我的命、戲是我的魂、戲是我的根”,揉進去不分你我,才有德藝雙馨,才有永世流芳。
刻,是踏實的極致,是追求的至境,來不得半點虛假和偷懶,來不得半點馬虎與取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