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日報 2018年05月16日
李紅軍
在全國第十個“防災減災日”到來之際,全國各地的學校廣泛開展“防災減災進校園”主題活動,旨在提高師生們的防災減災意識,此種做法值得肯定。然而,筆者以為,防災減災意識的培養(yǎng)不能拘泥于防災減災日,而應該更多地體現(xiàn)在平時,也就是說,要讓防災減災意識真正成為公民的“必修課”。
常言道:水火無情。每每說到自然災害,常常令人生畏。5月12日是一個令國人永遠銘記的日子,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04秒,四川汶川發(fā)生了里氏8.0級大地震,造成了幾十萬人的傷亡。時間雖然已經(jīng)過去了8年,可我們依然心有余悸,但凡經(jīng)歷過那場地震的人,恐怕永遠成為抹不去的記憶。除了地震災害外,熊熊大火,咆哮的洪水、海嘯,可怕的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瞬間就會將人的生命化為烏有,人類在這些自然災害面前顯得是那樣的脆弱與無助。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在很多時候人們是無法抗拒的,而在這種情況下學會自救和他救則不失為有效的方法。
常言道: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其實,防災減災知識的掌握也要從娃娃抓起。孩子是祖國的未來,幾十年后這些孩子就會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可以說,他們防災減災意識如何,直接關乎我國的防災減災水平。一方面,國家防災減災部門要進行常態(tài)化現(xiàn)場指導,不能一曝十寒,如此不利于防災減災意識的培養(yǎng)。防災減災貴在平時,不能防災減災日來了一陣風,事過之后冷清清,只有在平時多些防災減災教育和示范,才會收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另一方面,作為學生個體,平時要多看些防災減災方面的書籍,并在實際生活中嘗試著應用,習慣成自然,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防災減災習慣,當各種自然災害突然襲來的時候,才能有備無患,而不至于茫然不知所措。
我們常說,平時多流汗,戰(zhàn)時少流血。軍隊打仗是這樣,防災減災何嘗不是如此?作為一個公民,只有把防災救災這門功課做實了,面對自然災害才能應對自如,將生命和財產(chǎn)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否則就會付出無謂的代價。
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