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清资源,日韩亚州,亚洲电影av,国产一区在线播放,国产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美女诱惑动图,超高清图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文化 >> 康藏文化 >> 瀏覽文章

實景劇《飛奪瀘定橋》講述燃情歲月 十三根鐵索蕩漾跨越時空的思念

甘孜日報    2019年11月01日

實景劇劇照

楊成武(正中)參加飛奪瀘定橋紀(jì)念碑奠基儀式。

李理在瀘定橋上緬懷父輩。

劉東升在父親碑前留影。

      ◎本網(wǎng)記者 蘭色拉姆/文

      五星紅旗高高飄揚,神圣的交接儀式,仿佛在交接著沉甸甸的歷史。

      2019年4月3日上午11時40分,中國空軍專機載回10具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這是繼前5批共589位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回國后,又一批烈士魂歸故里。

     2019年10月1日上午10時整,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閱兵儀式上,由21輛禮賓車構(gòu)成的“致敬”方陣,讓人淚目!

     禮賓車上,是老一輩黨和國家、軍隊領(lǐng)導(dǎo)人親屬代表,老一輩建設(shè)者和家屬代表,新中國成立前參加革命工作的老戰(zhàn)士,老一輩軍隊退役英模、民兵英模和支前模范代表。

     人們揮舞國旗,向他們致敬!老兵莊嚴抬起右手,向大家還禮!

     ……

    莊嚴而感動的時刻還很多,不同的一幕幕卻在訴說著共同的心聲——昨天,你們是締造共和國的英雄;今天,祖國不會忘記你們!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遠在祖國西部的紅色名城瀘定,同樣上演著一幕訴說“心聲”的實景劇,激發(fā)人們追思一段刻骨銘心的記憶。

    感同身受,紅軍情住進心窩里

   “劉金山!”

    “到!”

    “廖大珠!”

    “到!”

      ……

    《飛奪瀘定橋》實景劇演出現(xiàn)場,在最后一幕“點名”情境中,臺上演員聲音鏗鏘有力,臺下觀眾也自發(fā)大聲答“到”。

    《飛奪瀘定橋》實景劇,是我州首臺歷史實景劇,更是四川省首臺紅色題材實景劇。

     今年5月29日,《飛奪瀘定橋》實景劇正式在瀘定公演。劇目在充分尊重歷史的前提下,通過“夜襲安順場”“強渡大渡河”“神兵天降”“疾行240”“飛奪瀘定橋”5個篇章,融合戲劇、電影、舞蹈、全息投影和機械舞美等當(dāng)代藝術(shù)于一爐,將紅軍戰(zhàn)士在危難時刻的奮勇戰(zhàn)斗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據(jù)工作人員介紹,自開演以來,劇目已吸引了不少“粉絲”,演出結(jié)束后,常有觀眾久久不愿離去。鄒向蓉正是這樣的觀眾之一。

     作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鄒向蓉從小就聽著飛奪瀘定橋的故事長大。在她的記憶中,父親常講到紅軍奪橋很艱辛,但至于如何艱辛,她始終不能理解。

     而就在前幾天,為給侄女鄒雨池“捧場”,鄒向蓉專程來看《飛奪瀘定橋》實景劇。哪曾想,這一看,竟解開了她多年的心結(jié)。

    “原來紅軍戰(zhàn)士是這樣奪橋的。”隨著劇情推進,淚水早已打濕了鄒向蓉的眼眶。她還特意囑咐侄女,一定好好演出,把紅軍戰(zhàn)士最好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

     通過一場場的演出,扮演彝族小姑娘和紅軍戰(zhàn)士的澤仁切格收獲不少,并主動向記者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一次演出中,一位老年觀眾激動得當(dāng)場吟誦《七律長征》,這讓澤仁切格十分感動。還有一次,小學(xué)生來觀劇,一位小女孩哭成了淚人,當(dāng)小女孩給演員們佩戴紅領(lǐng)巾時,澤仁切格再也忍不住,潸然淚下。

     澤仁切格說:“從課本中初識‘飛奪瀘定橋’,到劇組再識‘飛奪瀘定橋’,紅軍情已住在了我的心窩。我希望,將來能像奪橋勇士一樣,英勇無畏,為國家出一份力?!?/p>

     汪甲是《飛奪瀘定橋》實景劇主創(chuàng)之一,因為紅軍情結(jié)和家鄉(xiāng)情結(jié),他放棄了在內(nèi)地已取得的成就,毅然回到甘孜州,和好友創(chuàng)作打磨了《飛奪瀘定橋》劇本。

     汪甲告訴記者:“雅康高速的通車,就像推了我一把,讓我堅信是時候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家鄉(xiāng)和紅軍的情感?!毕乱徊?,汪甲打算秉承講好長征故事,弘揚紅軍精神,以公益心態(tài)和市場支撐,開展《飛奪瀘定橋》 實景劇全國巡演的計劃,并開發(fā)打造以長征為主題的系列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全力讓故事活化,讓文物活化。

      追溯歷史,紅色情緣從未間斷

     瀘定本是一座安靜的小城,大渡河自北向南縱貫全城。1935年,紅軍飛奪瀘定橋的偉大勝利,為這座小城添上了歷史性的濃墨重彩的一筆。自此,“瀘定”這個名字傳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

     1935年5月28日凌晨,為搶在敵人增援部隊前抵達瀘定橋,先頭部隊紅4團接到“提前一天奪取瀘定橋”的命令。面對長遠的路程和敵人的堵截,形勢十分緊張。

     29日黎明即將來臨的時候,紅軍已經(jīng)控制了瀘定橋的制高點海子山,并占領(lǐng)了瀘定橋西橋頭。緊接著,由22名戰(zhàn)士組成的奪橋突擊隊,打響了“飛奪瀘定橋”戰(zhàn)役。

     后來,當(dāng)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劉伯承、聶榮臻等踏上瀘定橋時,感概萬千。毛澤東還專門寫下“大渡橋橫鐵索寒”的不朽詩句,抒發(fā)心中情感。10多年后,朱德仍感嘆“萬里長征猶憶瀘關(guān)險”。

     時隔半個世紀(jì),為了緬懷英靈,緬懷歷史,瀘定縣在瀘定橋附近修建了一座紀(jì)念碑。至今,紀(jì)念碑還昂然屹立在瀘定縣城內(nèi)。紀(jì)念碑在建設(shè)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更得到了中央領(lǐng)導(dǎo)人的親切關(guān)懷——鄧小平為紀(jì)念碑題寫碑名,聶榮臻撰寫碑文。兩位老一輩革命家同時題名撰文的紀(jì)念碑,全國僅此一座。由此不難看出老一輩革命家對瀘定及瀘定橋的深情與厚愛。

      在當(dāng)年戰(zhàn)役指揮官楊成武心中,“飛奪瀘定橋”是他永遠難忘的戰(zhàn)役,更是他跨越生死也要銘記的歷史。

     1985年5月29日,楊成武與31位紅軍老戰(zhàn)士,以及當(dāng)年參加奪取瀘定橋的紅四團代表,一同參加“紅軍飛奪瀘定橋紀(jì)念碑”奠基儀式。

     五十年后重返瀘定,激動的心情自然是不言而喻。但沒想到的是,這位身經(jīng)百戰(zhàn),出生入死的鐵血將軍,卻當(dāng)著眾人流下了淚水。據(jù)當(dāng)時參加籌備慶典活動的工作人員段修穩(wěn)介紹,楊成武將軍在慶典大會上講話,說到奪橋戰(zhàn)斗中犧牲的英雄們時,聲音變得十分低沉,淚水奪眶而出。

    “我們回憶這些戰(zhàn)斗歷程,就是要歌頌我們的黨,歌頌我們的紅軍,歌頌我們的人民。今天,我又回到了瀘定,看到我可愛的家鄉(xiāng),看到可愛的鄉(xiāng)親。瀘定變了,變好了!”在楊成武心中,瀘定是永遠的故鄉(xiāng)。當(dāng)年,見到故鄉(xiāng)的發(fā)展和進步,楊成武還為瀘定人民題寫了“舊貌換新顏”五個大字。

     除開自己親力親為,楊成武還時常叮嚀子女和身邊工作人員,要把瀘定作為故鄉(xiāng),要盡最大努力幫助家鄉(xiāng)的建設(shè)與發(fā)展。

     2004年2月14日,90高齡的楊成武將軍在北京逝世。追悼大會上,楊成武的夫人趙志珍女土表示:“‘紅軍飛奪瀘定橋戰(zhàn)役’是老楊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楊成武將軍去世后,按照生前遺愿,他的墓碑刻上了以下幾個字:一座永遠的豐碑——瀘定橋。

     緬懷先輩,紅色深情續(xù)前緣

    2019年10月30日,兩位奪橋勇士的后代分別對《飛奪瀘定橋》實景劇給出了評價。

     勇士李友林之子李理表示,劇目生動再現(xiàn)了歷史,很不錯。

     勇士劉金山之子劉東升認為,劇目有助于教育后輩,值得推廣。

     采訪中,提及實景劇之余,兩位勇士的后人還講到了父輩與他們共同擁有的財富——瀘定緣。

     5月29日,走在瀘定橋上,李理忍不住唱了起來:“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國不會忘記,不會忘記我……”這是他組織北京“總后子弟藝術(shù)團”自費赴瀘定,參加“紅軍飛奪瀘定橋”紀(jì)念日活動最重要的一天,他實在難掩內(nèi)心激動。

    7月27日,又一次站在瀘定橋畔,李理百感交集,“看到瀘定橋上的游人,我覺得父親當(dāng)年的英雄壯舉非常值得。”李理曾問過父親:“奪橋爬鐵索時是否想到過死?”父親的回答至今讓他內(nèi)心激蕩:“如果想到死,我們就沖不過去了!” 李理認為,在那個時刻,沖鋒戰(zhàn)士們都抱著“奪橋”“必勝”的信念,才會有如此勇氣和決心。

     沒有想過死的父親穿過槍林彈雨活了下來,他的名字,作為載入共和國歷史的勇士,鐫刻在瀘定橋頭22座紀(jì)念碑中的一座上。歷史早被無數(shù)次傳頌演繹,帶著這段傳奇經(jīng)歷的父親,卻選擇掩埋它。直至去世前一年,他才主動說自己的故事。

     許是冥冥中早已注定,李友林16歲時參加紅軍,飛奪瀘定橋時將滿21歲。而在同樣的16歲,李理被父親送到老家插隊。后來,李理奪冠運動會賽跑時,又剛好21歲。因此,李理始終覺得自己來瀘定,是尋找某種與父親精神上的契合。

     和李理一樣,奪橋勇士劉金山之子劉東升今年也是兩次到瀘定。劉東升說:“因為父親,我們一家對瀘定都有難以割舍的情感?!?015年6月,劉東升首次來到瀘定?!疤豢伤甲h!太了不起了!”走在瀘定橋上,顧不上身子恍恍惚惚,劉東升當(dāng)即致敬22名奪橋勇士。

    “當(dāng)時橋上沒有木板,大火和子彈還在一旁威脅,但戰(zhàn)士們還是取得了勝利。可想而知,他們是付出了何等艱辛?”再憶初到瀘定橋的情景,劉東升仍充滿敬意。

      劉東升告訴記者,父親的手臂、手掌上全是當(dāng)年奪瀘定橋時被鐵索鏈燙傷的痕跡,父親解釋之所以那么拼命,是因為心中有火一般的信念,不想再過任人宰割、被人剝削的日子,所以早把生死都置之度外。

    “一支鋼筆一道傷”這是劉東升關(guān)于父親劉金山參與飛奪瀘定橋的深刻記憶。“小時候,每到夏天父親穿短袖就能看到他手臂上長長的一道傷疤,我很好奇這是怎樣造成的。后來父親告訴我,在一場戰(zhàn)斗中,他曾握住滾燙的鐵鏈沖進大火,最后奪取了一座至關(guān)重要的大橋?!?/p>

     長大后,劉東升才知道,父親口中的這場戰(zhàn)斗,就是“紅軍飛奪瀘定橋”。當(dāng)時,中央軍委給飛奪瀘定橋中幸存的18位勇士的“最高獎勵”包括碗筷、衣服、鋼筆等物資。劉金山獲得其中的一支鋼筆。從此,鋼筆和飛奪瀘定橋的記憶,劉金山珍藏了一輩子。

     采訪最后,兩位勇士的后人不約而同補充道:“作為紅軍后代,我們有必要擔(dān)起傳承紅軍精神的使命,所以我相信,我們與瀘定的情緣還未結(jié)束?!?/p>

     在歷史的長河中,革命先輩們對瀘定的深情從未間斷。今天,瀘定橋上,炮火聲早已消逝。瀘定橋下,大渡河水依舊奔涌,新時代的“瀘定情緣”和“紅軍情緣”正在書寫中。


  • 上一篇:甜蜜的日子
  • 下一篇: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