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高清资源,日韩亚州,亚洲电影av,国产一区在线播放,国产中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美女诱惑动图,超高清图

  您所在的位置:康巴傳媒網(wǎng) >> 新聞 >> 黨政要聞 >> 瀏覽文章

彭清華前往水利廳調研并主持召開全省防汛減災工作推進會強調 保持臨戰(zhàn)狀態(tài) 狠抓工作落實 堅決打贏防汛減災安全度汛這場硬仗

四川日報    2020年06月09日

鄧小剛一同調研并出席會議

      本網(wǎng)訊(記者 張守帥)6月8日,省委書記彭清華前往水利廳調研,主持召開全省防汛減災工作推進會并講話。他強調,全省上下要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牢固樹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思想,時刻保持防汛減災臨戰(zhàn)狀態(tài),進一步壓緊壓實責任,狠抓工作落實,堅決打贏防汛減災、安全度汛這場硬仗,最大限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省委副書記鄧小剛一同調研并出席會議。

  會議傳達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災減災救災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強總理、胡春華副總理對防汛減災工作的指示精神,以及王勇國務委員來川考察指導防汛抗旱、災害防治等指示要求,聽取了省氣象局、水利廳、自然資源廳、應急管理廳有關工作匯報。

  彭清華在講話中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為我們做好防汛減災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全省各地各部門要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四川是千河之省,防汛歷來是“天大的事”。從全國氣象水文年景預測和全省氣象走勢分析看,我省今年防汛減災任務艱巨繁重。各地各部門要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始終把防汛減災這根弦繃得緊而又緊,以對黨和人民極端負責的態(tài)度,克服麻痹思想、僥幸心理、松勁心態(tài),做最壞打算、盡最大努力、爭最好結果,寧可十防九空、也不可失防萬一,厲兵秣馬、枕戈待旦,堅決防止發(fā)生重特大事故,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

  彭清華指出,要切實增強監(jiān)測調度的及時性精準性,全力以赴筑牢防汛減災安全防線。認真總結經(jīng)驗,繼續(xù)加強氣象、洪澇、地質災害監(jiān)測,及時會商研判天氣變化和災害發(fā)展趨勢,落實好群測群防體系,一旦發(fā)生險情及時發(fā)布預警信息,按照“主動避讓、提前避讓、預防避讓”要求,組織群眾轉移疏散,確保不落下一人。合理調配使用水庫、塘壩、溝渠等多種水源,提前騰出防洪庫容,綜合運用“攔、蓄、分、滯、排”等防汛措施和“蓄、引、提、調、連”等抗旱措施,有序應對旱澇并存、旱澇交替、旱澇急轉。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yè),統(tǒng)籌解決好群眾生產生活用水,確保實現(xiàn)今年“農業(yè)多貢獻”的工作目標。

  彭清華指出,要堅持問題導向、緊盯薄弱環(huán)節(jié),進一步提升應急搶險救援能力水平。抓緊啟動全省新一輪拉網(wǎng)式、地毯式排查,聚焦各類江河、山洪泥石流易發(fā)區(qū)和城鎮(zhèn)、學校等重點區(qū)域,既要盯住老問題,又要注意找出新隱患,根據(jù)不同險情隱患分門別類建立整改臺賬,采取針對性措施予以解決。按照實戰(zhàn)化要求做好救災物資準備,細化完善應急預案,廣泛開展軍地、企地、社會聯(lián)動大演練和識災防災避災宣傳培訓,增強群眾臨災應急避險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針對涼山森林火災暴露出的突出問題,引以為戒、舉一反三,加快補齊防汛基礎設施、體制機制、防汛減災隊伍等方面短板,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搶險救援人員人身安全。

  彭清華強調,要層層壓緊壓實責任,著力構建齊抓共管、高效運轉的防汛減災工作新格局。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和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部要牽頭抓總,健全職能銜接和工作配合機制,強化全過程管理,分類指導、科學調度。指揮部各成員單位要立足職能分工,主動擔當擔責,既各司其職、又聯(lián)防聯(lián)動。各級黨委、政府要壓緊壓實屬地黨委政府主體責任、部門監(jiān)管責任和防災人員直接責任,主要領導親自上陣、靠前指揮,分管領導直接抓、具體抓,真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要嚴格執(zhí)行汛期24小時值班制度,落實災情報告和臺賬管理等制度,對組織領導不力、工作措施不到位的及時約談、通報,對造成嚴重后果的依紀依法嚴肅追責問責。

  會前,彭清華來到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值班中心看望值班干部,調研了解全省重點水庫和重要防汛部位實時監(jiān)測及水量調度、汛情和旱情發(fā)展趨勢及應對舉措、落實河(湖)長制工作等情況。

  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召開,主會場設在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各市(州)、縣(市、區(qū))設分會場。省委、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省政協(xié)、武警四川省總隊有關領導,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單位和省直有關部門負責同志等在主會場參加會議。




  • 上一篇: 特色產業(yè)延伸農牧民群眾增收鏈
  • 下一篇: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通知 首次普查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