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 2021年01月24日
“東方紅,太陽升……”悠揚的《東方紅》樂曲結束,整點的鐘聲從矗立在鄭州的一座獨特的連體仿古雙塔塔頂傳來,回響在周圍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之中。與這些高樓相比,這座高63米的塔似乎不夠“魁梧”,與鄭州悠久的歷史相比,這座塔又顯得非常年輕,但它卻是鄭州的地標性建筑,也是鄭州人的精神之塔,這就是——鄭州二七紀念塔。
“不到二七塔,就等于沒到過鄭州?!弊阋姸呒o念塔在鄭州人心中的地位。而二七區(qū)、二七路、二七廣場、二七商圈……這一個個名稱似乎都在無聲地訴說著這座城市與一段歷史割不斷的聯(lián)系。
“這面墻上的浮雕,再現了當時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時的場景……”鄭州二七紀念館社會教育部講解員陳默說。
鄭州位于京漢、隴海兩大鐵路的交會處,鐵路工人集中,這是中國共產黨開展工作的重要地方。1920年10月,李大釗在北京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開始在鐵路沿線開展工人運動。到1922年底,京漢鐵路沿線已建立起16個分工會,為成立總工會奠定了基礎。
1923年2月1日清晨,各地代表齊集鄭州,從鄭州火車站出發(fā),向總工會成立大會會場——普樂園挺進。
反動軍警荷槍實彈,如臨大敵。面對全副武裝的敵人,代表們毫不畏懼,沖破軍警的包圍圈,沖進會場。在一片歡呼和口號聲中,鄭州分工會委員長高斌大聲宣布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
2月1日晚,總工會秘密召開緊急會議,為爭人權爭自由,決定在2月4日舉行全線總罷工。
面對京漢鐵路總工會的成立,軍閥吳佩孚決定用武力鎮(zhèn)壓工人。
2月4日上午9點,鄭州分工會工人們齊集機廠煤臺,高斌拉響三頭汽笛,宣布罷工開始。隨后,江岸從10點起,長辛店從11點起,先后宣布罷工。在三個小時的時間里,從南到北一千多公里的京漢鐵路線上,三萬工人實現了總同盟大罷工。
2月7日,吳佩孚在列強的支持下調動兩萬多軍警對罷工工人進行血腥鎮(zhèn)壓,制造了震驚中外的“二七慘案”。施洋、林祥謙、高斌等52位同志英勇犧牲,300多人身負重傷,1000多人被開除,流離失所。
“二七慘案”后,京漢鐵路沿線工人運動暫時轉入低潮,但是工人們在黨的領導下沒有退卻,他們擦干身上的血跡,踏著烈士的腳印,又開始了新的斗爭。1924年2月7日,全國鐵路總工會正式成立。
鄭州分工會恢復后,汪勝友被選為鄭州分工會委員長,司文德被選為工務處工人總代表,他們二人在中共黨組織的領導下,于1926年7月組成秘密戰(zhàn)斗小組,經常在夜里卸掉鐵軌上的枕木,燒毀橋梁,有力地打擊了封建軍閥。1926年10月6日二人被捕,15日被殺害于鄭州的長春橋。
歲月變遷,曾經的水深火熱之地如今已換了新顏。
“1951年鄭州市翻新道路時將長春橋舊址擴建為二七廣場。當時廣場內建有一座木塔,1971年木塔倒塌。為了紀念京漢鐵路工人運動,鄭州市政府當年在原址上修建了二七紀念塔。二七紀念塔自建成以后一直走在鄭州市文化傳播的最前沿,許多工商企業(yè)都以二七塔為商品注冊商標,環(huán)繞二七紀念塔周邊,二七區(qū)、二七路、二七商圈……可見二七紀念塔在鄭州人心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二七紀念塔不僅成了鄭州的地標性建筑,也成為鄭州人心中的精神之塔。”陳默講解道。
如今,站在二七紀念塔頂眺望周邊,白天車水馬龍、夜晚燈火璀璨,現代商業(yè)都市的繁華一覽無余。
鄭州二七紀念塔自誕生之日起就帶著歷史的記憶,鐫刻著紅色的基因,自1971年落成以來,它就像一位歲月老人,見證著鄭州這座城市的發(fā)展與變遷,而其所代表的“二七精神”,也在一代代鄭州人中延續(xù)和傳承。
“烈士們用鮮血為我們換來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我們銘記歷史、瞻仰先烈的同時,請不要忘記繼承先輩遺志,發(fā)揚團結互助無私無畏的精神,將我們的明天建設得更加美好……”陳默話音剛落,塔頂又傳來了《東方紅》的樂曲聲。
最新消息